如今,通过合理地保护修缮,一条既注重保留乡土味道、道路和建筑历史风貌,又留得住青山绿水,记得住乡愁的古街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。
相传,万家在明朝世代为官,到了清朝,族人中亦有举人、秀才、贡生若干,可谓板桥书香门第的典范。院里的建筑从清末保留至今,一位年过八旬的白发老奶奶住在这里,为分散各地的儿孙们守护着祖宅。
明洪武年间,金齿卫军民指挥使李观将原来古渡上简陋朽坏的木桥重新改建加牢;到了清光绪元年 (1875年),乐善好施的板桥街巨商赵端出资倡导彻底改建此桥,以石墩为基础,上盖长五丈六尺、宽二丈的长阁,两端各建一亭,雕龙彩凤、飞檐流丹,从此,这座桥被人们称为北津桥。吉海兰说,这样的井在青龙街每隔一段就有一口,以前,人们都用井里的水饮马2023年11月28日,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在保山召开。特色文艺表演歌曲《寻一抹咖香》赢得阵阵掌声。在云品魅力展示中,保山小粒咖啡现场冲泡,外国嘉宾对保山小粒咖啡浓而不苦、香而不烈、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赞不绝口。
2022年以来,保山小粒咖啡生豆出口量大幅增长。在主题年俗体验展示中,保山市集中展示了永子围棋及文创产品、腾冲皮影及文创产品。司莫拉曾是贫困村,过去是看寨不是寨,茅草垒成堆;夏恐屋漏雨,冬怕冷风吹。
2020年1月19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期间,亲临保山腾冲,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,勉励大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,大力推进乡村振兴,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。(董国平) 责任编辑:钱秀英 编辑:段绍飞。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春天。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,是中国传统村落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,佤、汉、白、傣等多个民族和谐共处。
保山苦干实干拼搏争先。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,正一步步在保山大地变为美好现实。
司莫拉,只是保山众多民族村寨的一个缩影。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安全感在司莫拉考察时,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李发顺家,与乡亲们亲切交谈。坚持在实干中求进、稳中求进,打出了稳增长、强产业、育主体、促创新、扩内需、蓄动能的组合拳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幸福的地方何止一个司莫拉村!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,保山成为国家、省商品粮基地,国家糖料基地、优质香料基地、咖啡基地。
这4年,保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得到前所未有加强,耕地保护、要素保障、债务风险等制约保山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得到有效破解,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评估等级达到最高V级,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典范。山笑水笑人欢乐,道路越走越宽阔的歌声萦绕在团结和谐、幸福和美的新佤寨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、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外贸进出口总额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。2020年以来,保山各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,把党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了村村寨寨。
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速。4年来,保山坚持守正创新,在全省率先创建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、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,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等3个案例上榜云南乡村治理典型4年来,全市各级大抓产业建设迎来新突破、大抓项目驱动跑出新速度、大抓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、大抓城乡融合展现新面貌、大抓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、大抓改革开放拓展新空间、大抓绿色发展呈现新特征、大抓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、大抓安全发展走上新台阶,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各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、统一意志、统一行动,把理论成果转化为解难题、促发展、惠民生的实际成效,实施了系列民生项目,解决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实际问题,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。坚定的步伐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足迹,灿烂的笑脸见证了奋进新时代的豪迈与激情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,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,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,大力推进乡村振兴,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。保山各地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坚持以党建引领,加强基层治理,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作为边疆地区,4年来,保山坚持系统观念,管边控边能力全面提升、平安法治建设成效显著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、团结奋斗局面持续巩固、政治生态持续出清向好、校园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全面加强。保山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会议指出,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,要全面掌握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,切实转化为推动保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。1月18日,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4年第二次(主题教育期间第六次)集中学习暨云岭大讲堂保山讲坛专题讲座,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、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。
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,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、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,加快形成工农互促、城乡互补、协调发展、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。要坚持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,深入实施党组织统筹力、组织力、服务力、引领力、创新力、攻坚力、战斗力七力提升工程,创新治理方式,全面提高乡村善治水平。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陈锐,市委副书记赵碧原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开柱出席会议。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,锚定3815发展战略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围绕1+10+2重点产业,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,深入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,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要坚持大兴调查研究,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难点,坚持立足实际来发现、研究和解决问题,始终保持好政策举措的连续性、系统性、针对性。会议邀请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冯朝睿作专题辅导,从浙江千万工程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任务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四个抓手等方面进行了讲解。
市委书记杨军主持会议并讲话。会议强调,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,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,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,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,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、发展和环保、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,抓好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五个振兴。会议要求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,甩开膀子真干便民实事,挑起担子勇闯富民新路,干出实效满足群众需求。
[李活顺] 责任编辑:钱秀英 编辑:段绍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陈锐,市委副书记赵碧原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开柱出席会议。
[李活顺] 责任编辑:钱秀英 编辑:段绍飞。会议要求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,甩开膀子真干便民实事,挑起担子勇闯富民新路,干出实效满足群众需求。
1月18日,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4年第二次(主题教育期间第六次)集中学习暨云岭大讲堂保山讲坛专题讲座,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、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。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,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、发展和环保、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,抓好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五个振兴。
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,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、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,加快形成工农互促、城乡互补、协调发展、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。要坚持大兴调查研究,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难点,坚持立足实际来发现、研究和解决问题,始终保持好政策举措的连续性、系统性、针对性。会议指出,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,要全面掌握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,切实转化为推动保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。会议邀请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冯朝睿作专题辅导,从浙江千万工程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任务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四个抓手等方面进行了讲解。
市委书记杨军主持会议并讲话。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,锚定3815发展战略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围绕1+10+2重点产业,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,深入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,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要坚持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,深入实施党组织统筹力、组织力、服务力、引领力、创新力、攻坚力、战斗力七力提升工程,创新治理方式,全面提高乡村善治水平。会议强调,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,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,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,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
杜春强、高康、李兴卫、张志红出席会议。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(送审稿)》《保山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(送审稿)》和《保山市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(送审稿)》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